

? 安全氣囊是汽車必備的保護裝置,主要由傳感器、氣囊電腦、氣體發生裝置和氣袋四部分構成。當汽車發生的碰撞時,安全氣囊會在極短的時間內形成彈性氣墊,使頭部受傷率減少百分之二十五,面部受傷率減少百分之八十左右。隨著我國乘用車數量的增加、以及人們安全意識的不斷提升,單車配備安全氣囊的個數也從一個增加到了多個,市場對安全氣囊的性能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位于貴陽市經開區的貴州凱峰科技公司,是一家致力于汽車智能安全控制技術研發的企業,汽車安全氣囊正是公司的王牌產品,2022年,凱峰科技公司被評為省級專精特新企業。小小的安全氣囊里究竟藏著哪些門道?企業的核心競爭力又是什么?一起來了解一下。 三、二、一,起爆! 這是最近貴州凱峰科技公司進行的一次汽車安全氣囊靜態起爆試驗,主要是為了驗證新產品的性能。 貴州凱峰科技有限責任公司技術部部長毛江華說,試驗效果是很好的,三個指標,一是氣囊展開的姿態,發生碰撞的時候,人體向前移動是180毫米左右,額頭必須要打到氣囊上面來;第二個就是起爆時間32毫秒,屬于國內領先的水平;第三就是看氣囊的結構,不能有任何的異物飛出。國內的安全氣囊廠家,有這種試驗能力的不超過5家。 出色的性能,源自核心技術的支撐。凱峰科技公司的安全氣囊整合了航天引爆、人工智能等技術,并把這些技術全部濃縮在這個控制器里,它就像汽車的“黑匣子”。 貴州凱峰科技有限責任公司總經理曹軍介紹,這個就是汽車安全氣囊的控制器,既是整個系統的心臟又是大腦。它負責根據汽車遭遇的應急情況,比如碰撞,根據傳感器的參數來決定安全氣囊是不是應該起爆、什么時候該起爆。而且他們在控制器里,還集成了汽車行駛信息的記錄儀。 為了這款控制器,過去數年間,凱峰公司投入上億元的研發經費。隨著控制器的問世,凱峰公司也在汽車智能安全控制領域站穩了腳跟。 貴州凱峰科技有限責任公司總經理曹軍說,安全氣囊在二十年前,幾乎都是被國外企業壟斷的,近年來,國內也有一些企業成長起來,產品的成本至少降一半,原來的安全氣囊靠機械觸發,不能夠及時和精準地保護生命安全,現在進入了電子時代,就靠傳感器給出的信號,發出指令。 在此基礎上,凱峰公司又在行業內率先研發了安全氣囊測試模擬仿真系統。相較于傳統的以實物和滑軌實驗為主的測試,該系統可通過仿真計算分析加上少量實驗,代替多架次的實車碰撞,可大大縮短研發周期、節約研發成本。 貴州凱峰科技有限責任公司總經理助理解長利介紹,他們公司的客戶在90%以上,都是新能源汽車,新能源汽車開發要求的就是時間短、速度快,他們在設計開發中采用的是仿真軟件進行前期的模擬,一般的氣囊開發周期在18個月左右,而他們公司僅需6個月。 除安全氣囊外,目前凱峰公司還成功研發了AMT自動變速箱控制系統等多項汽車智能控制技術,并與多家企業簽訂了訂單。 貴州凱峰科技有限責任公司董事長王慶說,今年訂單肯定會有一個大的增長,傳統汽車、新能源汽車都需要他們的產品,未來市場空間是巨大的。 目前,凱峰公司的研發投入經費占營業收入的20%左右,已有30項專利獲得授權。 貴州凱峰科技有限責任公司總經理曹軍表示,作為中小企業,他們從成立之始就把科技創新作為生存之道。未來,他們還要繼續在“專精特新”道路上深耕細作,繼續瞄準汽車智能安全的這個方向,不斷地超越自我,為中國的汽車工業作出他們的貢獻。 目前,凱峰科技公司已經與貴州科學院簽署戰略合作協議,雙方將發揮企業的自主創新優勢和科研院所的人才技術優勢,開展汽車產業芯片自主替代技術攻關、建設“汽車智能硬件技術與智能網聯實驗室”、提升新能源汽車安全系統控制技術,共同助力新能源汽車產業的高質量發展。 徐昊晗(實習)對此文亦有貢獻
?2023年2月20日至21日,貴州凱峰科技有限責任公司董事長王慶、名譽董事長兼總經理曹軍一行前往廣州開發區考察。期間,凱峰高層分別與廣東省粵科母基金投資管理有限公司(粵科金融)、廣州開發區控股集團有限公司(廣開控股)和廣州凱得資本運營有限公司高層進行了會面交流,同時前往金地威新創智匯和鈞恒廣場參觀,就廣州開發區創業環境、投資環境、政策扶持等多方面情況進行了考察。
新年伊始,2023年1月29日貴州凱峰科技股份有限公司開工儀式在一樓隆重舉行,在開工儀式上公司董事長王慶發表重要講話:“希望大家在新的一年里,“卯”足干勁,赤兔迎新,用嶄新的姿態開啟新征程,為凱峰的發展鞠躬盡瘁,為創造新目標而努力奮斗” 。
2023年1月14日,2023貴州凱峰科技有限責任公司迎春酒會在貴州航天酒店隆重舉行。航空航天相關兄弟單位的嘉賓及領導應邀出席酒會。公司全體員工及家屬在溫暖和諧的氣氛中同到會嘉賓領導共同分享了歡慶新春的快樂。
2022年11月20日,貴州凱峰科技有限責任公司AMT自動變速器控制器技術評審會在貴陽召開。貴州省人大副主任、貴州省科協主席何力出席會議并作重要講話。貴州科學院、貴州大學、航天十院等專家出席。國內知名專家北京航空航天大學交通科學與工程學院學術委員會主任、國家乘用車自動變速器工程技術研究中心常務副主任徐向陽教授、吉林大學汽車工程學院液力機械傳動研究所所長雷雨龍教授以線上方式出席了會議。
11月2日,貴州凱峰科技有限責任公司與江蘇開鹿新能源汽車有限公司在貴陽正式簽署汽車安全氣囊系統開發協議。
2022年11月1日,貴陽經開區管委會主任徐進一行到貴州凱峰科技有限責任公司調研。在公司領導王慶、曹軍和高級顧問遲耀勇陪同下,徐進主任參觀了生產車間和試驗室,聽取了公司領導的工作匯報。徐進主任對凱峰公司認真學習貫徹二十大精神、狠抓技術創新并積極推進產業化表示高度肯定,并希望凱峰公司搶抓市場機遇,加快技術成果轉化,不斷提高規模效益。
【概要描述】10月9日召開的國務院常務會議通過了《新能源汽車產業發展規劃》,明確了未來十五年(2021年-2035年)新能源汽車發展的方向。
10月9日召開的國務院常務會議通過了《新能源汽車產業發展規劃》,明確了未來十五年(2021年-2035年)新能源汽車發展的方向。
按照規劃,到2025年,新能源汽車市場競爭力將明顯提高,動力電池、驅動電力、車載操作系統等關鍵技術取得重大突破,新能源汽車新車銷量占比達到25%左右,智能網聯汽車新車銷量占比達到30%,高度自動駕駛智能網聯汽車實現限定區域和特定場景應用。
盡管最終版的文件還未對外公布,但會議就產業的發展提前釋放了四個要點,包括加大關鍵技術攻關、加強充換電、加氫等基礎設施建設、鼓勵加強新能源汽車領域國際合作以及加大對公共服務領域使用新能源汽車的政策支持,這為新能源汽車產業的未來發展指明了方向。
產業優勝劣汰
在加大關鍵技術攻關方面,會議提出,要鼓勵車用操作系統、動力電池等開發創新。這意味著新能源車企在核心技術領域仍需加強,動力電池企業的發展也備受關注。在加強充換電、加氫等基礎設施建設方面,《規劃》凸顯了快充這種充電方式的重要性,同時明確了對充電基礎設施給予財政支持。
在加大對公共服務領域使用新能源汽車的政策支持方面,會議提出,2021年起,國家生態文明試驗區、大氣污染防治重點區域新增或更新公交、出租、物流配送等公共領域車輛,新能源汽車比例不低于80%。
川財證券發布的一份研發稱,比例約束將為重點區域公共領域的新能源汽車增量帶來有力保證,考慮到部分公共領域短期內仍難以完全實現電動化,80%的新增車輛電動化比例目標符合實際,政策力度符合此前的預期。明年起,京津冀、汾渭平原、長三角等地區和福建、貴州、江西、云南、青海等省份的b端新能源汽車銷量有望持續上漲,國內自主品牌具備先發優勢、有望充分受益。
此外,值得注意的是,李克強總理在國務院常務會議上強調:“引導新能源汽車產業有序發展,推動建立新能源汽車全國統一市場,提高產業集中度和市場競爭力。”
“推動建立新能源汽車全國統一市場,就是要打破地方保護主義。目前仍未形成一個完全開放的市場競爭環境。當前,地方保護仍然存在,設立地方目錄或設定高于國家標準的技術要求,對想進入本地的外地新能源車企設置障礙。比如出租車公司采購的新能源汽車大部分來自本土車企。”汽車分析師張翔認為,“建立全國統一市場有利于新能源汽車產業優勝劣汰,這也是在鼓勵企業積極研發,提高技術水平。”
而從最近幾年發布的新能源汽車補貼政策也可以看出,政策方向在降低補貼的同時,也在不斷提高技術門檻,鼓勵企業提升產品技術水平和安全可靠性,引導產業健康有序發展。
倒逼技術升級
中國汽車工業協會發布的數據顯示,自去年7月起,新能源汽車銷量連續多月下滑,直到今年7月份,新能源汽車的銷量才迎來首次轉正。
新能源汽車銷量的增長離不開政策的支持。今年以來,新能源下鄉、地方補貼等利好政策頻出。此外,新能源汽車補貼政策將延長至2022年底。
目前,歐洲新能源汽車發展勢頭較猛。高工產業研究院(GGII)10月4日發布的《新能源汽車產業鏈數據庫》統計顯示,2020年8月歐洲新能源乘用車銷量約為8.2萬輛,同比增長138%。對于歐洲電動車的快速增長,業界甚至出現了歐洲電動車銷量將超過中國市場的聲音。
“電動車已成為全球汽車市場的發展趨勢,這也是本次規劃強調要加強國際合作的重要原因,中國新能源汽車的發展要積極參與國際競爭合作,在提高競爭力的同時把市場做大。無論是大眾與江淮的合資還是奔馳與吉利共同生產smart車型,都屬于國際合作,外資車企采用國內電池也屬于國際合作。隨著股比的放開,這種趨勢會越來越明顯。”張翔對記者表示。
外資企業在新能源汽車領域正在發力。目前,特斯拉銷量不斷上漲,搶走了部分市場份額。而奧迪、奔馳首款純電動車已在去年上市,寶馬首款純電動車也在今年9月份發布,而大眾汽車基于全新平臺的首款純電動車也將在不久后上市。此外,外資車企加大了在新能源汽車產業鏈上游的投資,紛紛與國內電池供應商進行深層次的合作。
中汽協數據顯示,今年1~8月我國新能源汽車銷量為59.6萬輛,占整個汽車市場銷量比例僅為3.75%。
“無論規劃中指出的加大關鍵技術攻關,還是加強國際合作,都表明了新能源汽車企業未來要提高技術水平、產業優勝劣汰的趨勢越來越明顯。該規劃的推出,在提升整體產業水平的同時,也會淘汰一批企業。”張翔對記者表示,未來國內自主品牌高端化趨勢會越來越明顯,這也有利于正面應對來自外資車企的競爭。
聯系方式
微信公眾號
Copyright ? 2021 貴州凱峰科技有限責任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網站建設:中企動力 貴陽 黔ICP備14000084號-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