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安全氣囊是汽車必備的保護裝置,主要由傳感器、氣囊電腦、氣體發生裝置和氣袋四部分構成。當汽車發生的碰撞時,安全氣囊會在極短的時間內形成彈性氣墊,使頭部受傷率減少百分之二十五,面部受傷率減少百分之八十左右。隨著我國乘用車數量的增加、以及人們安全意識的不斷提升,單車配備安全氣囊的個數也從一個增加到了多個,市場對安全氣囊的性能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位于貴陽市經開區的貴州凱峰科技公司,是一家致力于汽車智能安全控制技術研發的企業,汽車安全氣囊正是公司的王牌產品,2022年,凱峰科技公司被評為省級專精特新企業。小小的安全氣囊里究竟藏著哪些門道?企業的核心競爭力又是什么?一起來了解一下。 三、二、一,起爆! 這是最近貴州凱峰科技公司進行的一次汽車安全氣囊靜態起爆試驗,主要是為了驗證新產品的性能。 貴州凱峰科技有限責任公司技術部部長毛江華說,試驗效果是很好的,三個指標,一是氣囊展開的姿態,發生碰撞的時候,人體向前移動是180毫米左右,額頭必須要打到氣囊上面來;第二個就是起爆時間32毫秒,屬于國內領先的水平;第三就是看氣囊的結構,不能有任何的異物飛出。國內的安全氣囊廠家,有這種試驗能力的不超過5家。 出色的性能,源自核心技術的支撐。凱峰科技公司的安全氣囊整合了航天引爆、人工智能等技術,并把這些技術全部濃縮在這個控制器里,它就像汽車的“黑匣子”。 貴州凱峰科技有限責任公司總經理曹軍介紹,這個就是汽車安全氣囊的控制器,既是整個系統的心臟又是大腦。它負責根據汽車遭遇的應急情況,比如碰撞,根據傳感器的參數來決定安全氣囊是不是應該起爆、什么時候該起爆。而且他們在控制器里,還集成了汽車行駛信息的記錄儀。 為了這款控制器,過去數年間,凱峰公司投入上億元的研發經費。隨著控制器的問世,凱峰公司也在汽車智能安全控制領域站穩了腳跟。 貴州凱峰科技有限責任公司總經理曹軍說,安全氣囊在二十年前,幾乎都是被國外企業壟斷的,近年來,國內也有一些企業成長起來,產品的成本至少降一半,原來的安全氣囊靠機械觸發,不能夠及時和精準地保護生命安全,現在進入了電子時代,就靠傳感器給出的信號,發出指令。 在此基礎上,凱峰公司又在行業內率先研發了安全氣囊測試模擬仿真系統。相較于傳統的以實物和滑軌實驗為主的測試,該系統可通過仿真計算分析加上少量實驗,代替多架次的實車碰撞,可大大縮短研發周期、節約研發成本。 貴州凱峰科技有限責任公司總經理助理解長利介紹,他們公司的客戶在90%以上,都是新能源汽車,新能源汽車開發要求的就是時間短、速度快,他們在設計開發中采用的是仿真軟件進行前期的模擬,一般的氣囊開發周期在18個月左右,而他們公司僅需6個月。 除安全氣囊外,目前凱峰公司還成功研發了AMT自動變速箱控制系統等多項汽車智能控制技術,并與多家企業簽訂了訂單。 貴州凱峰科技有限責任公司董事長王慶說,今年訂單肯定會有一個大的增長,傳統汽車、新能源汽車都需要他們的產品,未來市場空間是巨大的。 目前,凱峰公司的研發投入經費占營業收入的20%左右,已有30項專利獲得授權。 貴州凱峰科技有限責任公司總經理曹軍表示,作為中小企業,他們從成立之始就把科技創新作為生存之道。未來,他們還要繼續在“專精特新”道路上深耕細作,繼續瞄準汽車智能安全的這個方向,不斷地超越自我,為中國的汽車工業作出他們的貢獻。 目前,凱峰科技公司已經與貴州科學院簽署戰略合作協議,雙方將發揮企業的自主創新優勢和科研院所的人才技術優勢,開展汽車產業芯片自主替代技術攻關、建設“汽車智能硬件技術與智能網聯實驗室”、提升新能源汽車安全系統控制技術,共同助力新能源汽車產業的高質量發展。 徐昊晗(實習)對此文亦有貢獻
?2023年2月20日至21日,貴州凱峰科技有限責任公司董事長王慶、名譽董事長兼總經理曹軍一行前往廣州開發區考察。期間,凱峰高層分別與廣東省粵科母基金投資管理有限公司(粵科金融)、廣州開發區控股集團有限公司(廣開控股)和廣州凱得資本運營有限公司高層進行了會面交流,同時前往金地威新創智匯和鈞恒廣場參觀,就廣州開發區創業環境、投資環境、政策扶持等多方面情況進行了考察。
新年伊始,2023年1月29日貴州凱峰科技股份有限公司開工儀式在一樓隆重舉行,在開工儀式上公司董事長王慶發表重要講話:“希望大家在新的一年里,“卯”足干勁,赤兔迎新,用嶄新的姿態開啟新征程,為凱峰的發展鞠躬盡瘁,為創造新目標而努力奮斗” 。
2023年1月14日,2023貴州凱峰科技有限責任公司迎春酒會在貴州航天酒店隆重舉行。航空航天相關兄弟單位的嘉賓及領導應邀出席酒會。公司全體員工及家屬在溫暖和諧的氣氛中同到會嘉賓領導共同分享了歡慶新春的快樂。
2022年11月20日,貴州凱峰科技有限責任公司AMT自動變速器控制器技術評審會在貴陽召開。貴州省人大副主任、貴州省科協主席何力出席會議并作重要講話。貴州科學院、貴州大學、航天十院等專家出席。國內知名專家北京航空航天大學交通科學與工程學院學術委員會主任、國家乘用車自動變速器工程技術研究中心常務副主任徐向陽教授、吉林大學汽車工程學院液力機械傳動研究所所長雷雨龍教授以線上方式出席了會議。
11月2日,貴州凱峰科技有限責任公司與江蘇開鹿新能源汽車有限公司在貴陽正式簽署汽車安全氣囊系統開發協議。
2022年11月1日,貴陽經開區管委會主任徐進一行到貴州凱峰科技有限責任公司調研。在公司領導王慶、曹軍和高級顧問遲耀勇陪同下,徐進主任參觀了生產車間和試驗室,聽取了公司領導的工作匯報。徐進主任對凱峰公司認真學習貫徹二十大精神、狠抓技術創新并積極推進產業化表示高度肯定,并希望凱峰公司搶抓市場機遇,加快技術成果轉化,不斷提高規模效益。
【概要描述】我們都知道,中國汽車市場上,自動變速箱是有兩條路線,一個是AT,一個是DCT,就是所謂的雙離合。在AT領域,是受愛信、采埃孚等國際巨頭把控。而國產零部件供應商,則在DCT領域,慢慢創出了一條創新之路。
不過,很長時間以來,我們依舊有個疑問,DCT的核心模塊技術,還是掌握在像格特拉克、博格華納等巨頭的手里,國內的這些零部件企業,究竟是不是受制于人呢?
如何做到沒有“黑匣子件”?
我們都知道,中國汽車市場上,自動變速箱是有兩條路線,一個是AT,一個是DCT,就是所謂的雙離合。在AT領域,是受愛信、采埃孚等國際巨頭把控。而國產零部件供應商,則在DCT領域,慢慢創出了一條創新之路。
不過,很長時間以來,我們依舊有個疑問,DCT的核心模塊技術,還是掌握在像格特拉克、博格華納等巨頭的手里,國內的這些零部件企業,究竟是不是受制于人呢?
對于這個問題,記者前些日子有機會采訪中國長安旗下青山工業公司,獲得了一些認知,在這個領域,實際情況比我們認為的要樂觀。
突破“黑匣子”
事實上,從2010年大眾首次將DQ200型DCT在國內投產并以DSG之名推廣,將DCT成功貼上了“高科技、省油、換擋速度快”的標簽后,國內慢慢接受了DCT。而國內自主研發DCT,也比AT之路要順暢很多。
長安汽車用的是青山工業的DCT。長城汽車也自產7DCT和9DCT。此外,按照中機中心數據,2018年,上汽乘用車DCT配套率為48%,吉利為21%,奇瑞汽車為19%。根據相關數據預測數據,2024年中國DCT銷量預計達到930萬套,年復合增長率為10.8%,2024年DCT在國內自動變速箱市場占比將從現在的不到25%增至30%以上。顯然,DCT的后勁十足。
DCT是在MT基礎上開發的,而自主MT產業基礎較為牢固,擁有成熟的技術儲備和完善的供應能力。中國汽車工業咨詢委員會主任安慶衡曾說過,DCT的核心在于雙離合器和液壓控制模塊,近年來自主企業同博格華納、格特拉克的戰略合作,技術瓶頸已經有所緩解。
而在與外資巨頭合資合作中,自主DCT已經取得階段性進展。國內像東風集團、長安汽車、奇瑞汽車同格特拉克合作,一汽集團、江淮汽車同博格華納共同研發7DCT和6DCT。
青山工業公司的銷售總經理周偉先生告訴記者,實際上,在DCT領域,青山公司已經突破了“黑匣子”。周偉介紹,從7DCT的核心模塊上面來講,青山有博格華納的,也有自己研發的。“其實叫核心模塊,但是從這個技術和制造上面來說,已經沒有什么所謂只有合資才好,自己搭載的就不行,沒有這個說法。”
準確來講,早期的時候是由博格華納來制造,青山進行匹配和應用,“但是產品成熟之后,我必須要去對這一核心模塊,包括液壓模塊式換擋,包括雙離合器,我要把他所有的技術翻個底朝天,都要自己掌握,并且要保持一定的產能。我不能說對這個東西不了解,就像別人來講是黑匣子件,對吧?”
也就是說,從技術層面來講,這些核心模塊,主要的零部件,博格華納能夠掌握多少深度青山就要掌握多少,要做到沒有“黑匣子件”。“并且我能夠對它進行設計,進行全新模塊的設計開發,包括里面傳感器的電磁閥的一些選型應用。”
“我敢用那證明我懂”
技術掌握了,是不是就要求對方走了,然后一點兒業務沒有?周偉表示,不會的。只是,“我要讓你知道青山對這個東西十分了解,不見得懂得比你少,然后自己也能做,達到這個目的就可以了。”從技術上面來講,就是已經完完全全地掌握了。
而且,雙離合器和液壓模塊,“不是說用了自己的就是要比別家的要差,其實反而不同,只有當你自己的核心研發能力達到一定高度了之后,你才敢用自己的,沒有用自己的是因為他不敢,他對這個東西不了解。比如說里面的電磁閥的匹配,電磁閥的設計,整個箱體內閥體的流道的設計,如果你不懂,你沒有掌握這個技能,你才不敢用自己的。”
“我敢用那證明我懂。”這句話說出了自主品牌的豪邁,聽著很爽。“博格華納知道多少,我絕對不比他知道的更少,比如在這個總成上面匹配,你要做哪些適應性的調整,怎么調,成本要做到多少,如果沒有這個Know how的話,那他說對不起,我就只能是這個樣子,然后你要用就用,不用拉倒,那我找誰去,對吧?”
不是說國外的就最好,然后是因為要節約成本才用國產。“如果節約成本,如果自己的不好,誰敢用?誰敢為了一個便宜三五百塊的變速箱,然后砸了整車招牌?沒有誰敢這樣干的,不會的。”同樣的道理,只有掌握了技術才敢把自己的東西推向市場。因為現在國內的用戶是很挑剔的,冒不起這個風險。
從用戶心理來講,一輛售價6萬元的車,用戶的期望值是不一樣的,也許能開沒有大毛病就可以了。但是,“售價達到8~10萬元或者以上的車,開這輛車的用戶應該已經有了更高的見識,你說對吧?可能人家開過30萬、40萬的車,他會用他的感受來對比,你也要達到這樣的水平,就是這樣的。”
那么,青山為什么不做AT呢?周偉道出一番實情,“說實話,這一塊的投入還是很大。作為我們這樣的企業,就在一個技術路線上面把它做精做專,如果去做AT,AT也有它的核心技術要去掌握,這個也是有時間的。如果同時雙線作戰的話,這個投資太大,關鍵時間成本太高。”
從趨勢判斷,周偉覺得DCT更符合中國的國情。為什么呢?
第一,首先要拋開一個觀念,就是雙離合它不耐用。實際上就拿大眾來說,DSG耐不耐用???并不是說它不耐用;第二,DCT的傳動效率是很高的,符合中國越來越嚴苛的油耗和排放法規的要求;第三DCT的產業鏈是完整的,里面的零件,殼體、軸承不用講了,就是雙離合器和液壓控制模塊,都有像青山這樣把它給解析和掌握了,包括所有的控制策略、安全策略,青山都進行了自主開發,也就是,沒有黑匣子件。
反觀AT,目前國內的幾個自主品牌的AT表現,實際應用效果還是會離整車廠的要求有一定距離,所以國內AT之路還需要漫長的探索。
不過,除了青山工業,像太平洋精鍛、天海傳動、金潤傳動、上海立峰、華粵傳動等自動變速箱核心零部件企業,在超精密零部件和電控單元領域已具備與客戶同步開發設計的能力,也有了長足的進步。而通過國產品牌的努力,中國汽車產業才能從技術壟斷的陰影中走出。我們期待更多的技術突破。
本文地址:https://auto.gasgoo.com/news/202011/6I70226861C108.shtml
聯系方式
微信公眾號
Copyright ? 2021 貴州凱峰科技有限責任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網站建設:中企動力 貴陽 黔ICP備14000084號-1